销及键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销及键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资讯】松滋市推行生态能源循环产业模式之思青河毛茛

发布时间:2020-11-04 04:37:07 阅读: 来源:销及键厂家

松滋市推行生态能源循环产业模式之思

荆州市农业局

全国讯:【前言】松滋市沼气建设在荆州乃至全省名列前茅,先后荣获“全国生态示范县市”、“全国省柴节煤先进县市”等称号,被中央电视台、新华社和人民日报等媒体报道。在沼气综合利用上,形成了丘陵猪—沼—果、平原猪—沼—渔、城郊猪—沼—菜等农业产业模式。2009年,在能源办主导下,该市在八宝镇胜利村创建“松滋市绿色生态能源优化模式项目示范区”,又成功探索出“猪一沼一麦一瓜一棉一菜”四季四套种循环生态新模式,使亩平产值达到6500元。更为可贵的是,随着收入的增加,改变了该村外出劳力结构,青壮年纷纷回乡用科技种田,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松滋市农村能源办主任王农同志对该村进行了认真调研,文章被松滋市委办公室《决策参考》19期采用,现将调查报告内容转载,请关心支持农村能源事业和有志于开展农业发展新模式的人士参考。

关于松滋市推行生态能源循环产业模式的调查与思考

所谓生态能源循环产业,是指农民以养猪为基本单元,处理各类粪便,治理环境污染,修建沼气池,利用沼气点灯、诱娥、烧水、做饭,利用沼液浸种、抗旱、抗病,利用沼渣施肥,形成“猪一沼一麦一瓜一棉一菜”种养模式,生产多种农产品。

自2009年以来,我市在农业基础条件较好的八宝镇胜利村,创建了“松滋市绿色生态能源优化模式项目示范区”,把农业产业优化模式与生态能源项目推广示范相结合,提高沼气生态能源的综合利用率;在充分利用沼气灶、沼气灯和沼气热水器的基础上,重点在利用沼液、沼渣带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上做文章。通过近三年的实践,成功摸索出了“猪一沼一麦一瓜一棉一菜”循环生态产业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形成了可供推广的示范样板。

一、胜利村生态产业模式发展现状与效益分析

胜利村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探索利用沼液、沼渣套种西瓜产业,至1999年发展了300亩,2000年达到1000亩。目前在市能源办的扶持下,该村已成为全市生态能源循环产业示范区。现示范区内472个农户建有沼气池516口,“一建三改”率100%,实现了“三沼”利用率100%,网络服务农户568户,产业示范面积3500亩。该示范区建有3个示范小区:沼液浸种对比试验小区、沼液叶面喷肥对比试验小区、沼渣生态有机肥对比试验小区,采取“公司+协会+农户”的运作方式,推进生态能源循环产业发展。建立了胜利村滋宝西瓜专业合作社和村级沼气服务站,入社农民437户;建立了沼气建、管、修、产、供、销运转自如的服务体系;投资7万元在项目区西瓜基地田间地头兴建了20个沼液、沼渣储存池,辅设了配套的沼液喷灌管,推出了“猪一沼一麦一瓜一棉一菜”的“四季四套种”模式。

据实地调查统计,胜利村每亩生态能源优化模式的经济效益为:

种小麦产600斤×0.9元=540元;

种西瓜产6000斤×0.7元=4200元;

种棉花产530斤×4.2元=2226元;

种小白菜产1500斤×0.7元=1050元;

合计每亩产值8016元。该村3500亩示范面积,2010年创亩平产值6500元,创综合产值2275万元;仅西瓜单项创产值1350万元,比上年增加120万元,亩平增收340元。该村4组农民庹勇全家3口人,建沼气池1口,今年循环养猪80头,种植套种模式18亩,全家年纯收入10万元以上。

除了经济效益外,胜利村生态产业模式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十分明显。示范区充分利用沼液、沼渣,组织农技专家科技攻关,带领沼气农户进行了沼液浸种催芽、沼液叶面喷肥、沼液滴管灌溉追肥、沼渣测土配方施肥、沼渣沼液储存追肥,以及西瓜、棉花集中大棚育苗、两膜保护栽培等多项生态优化模式试验,都收到了良好效果。一是创建出绿色无公害产品。通过沼液浸种、沼渣施肥、沼气点灯诱蛾,基本杜绝了化肥农药的使用,提高了农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继而提高了西瓜、棉花等农产品的优良品质,其专业合作社注册的品牌“滋宝”西瓜,以个大、味甜、皮薄获得了全省绿色食品证书。二是提高了市场竞争力。充分利用沼液、沼渣后,使西瓜提前10天上市,销售旺盛期由原来的20多天延长到45天左右,同时使棉花生长高出一倍,结桃率高出40%。三是改良了土壤结构。一般农田连续耕种3年西瓜后,不仅地力下降,西瓜无法生长,而且80%都会得枯萎病死亡。但胜利村连续十几年种植西瓜年年丰收,其成功得益于沼液、沼渣施肥改良了土壤,提升了地力。全省首席农业专家李平教授在香港召开的全国第三届无籽西瓜科研与生产协作研讨会上,曾专门论述了“胜利村现象”。

建沼气,搞套种,不仅使胜利村农民富起来了,而且使他们科学种田的积极性更加高涨了,家庭也更加幸福了,从而更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该村可谓是松滋市的特例。全市大多村80%的劳力在外务工,80%的收入靠务工,而胜利村共有劳力2156人,过去未建示范区时有1508人在外务工,搁荒耕地数十亩;近几年来发展生态产业模式,在家务农有1449人,而在外务工只有707人,仅占全村劳力的30%。由此,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少了,打牌赌博、偷窃闹事的少了,订单农业、网上销售的多了。尤其是全村科学种田的热情高了,有的试用西葫芦苗嫁接西瓜,有的在套种模式上动脑筋想办法,试种土豆、红苕、花生、榨菜。今年,该村专业合作社与荆州农贸公司签订了在生态模式中套种土豆的协议后,获亩产土豆5000斤。沼气、沼液、沼渣“小能源”,撬起农村生态循环产业“大杠杆”,打造出一条完整的“农村能源生态产业链”,有力推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二、对全市农村沼气建设的分析

我市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兴建农村户用沼气,“十一五”乃至“十二五”规划实施以来,始终坚持“以项目促建设、以建设促发展”的工作目标,借助国家、省和亚行贷款等多项投资,先后争取国家项目资金6459.6万元,吸引外资633.1万元,强力推动了松滋农村沼气建设蓬勃发展。截至目前,全市拥有沼气用户10.3万户,占全市总农户的64%;年产沼气5200万立方米,折合标准煤3.7万吨,沼气用户受益率达到98%,已成为全省沼气普及率最高的县市之一。为此,我市先后荣获“全国生态示范县市”、“全国省柴节煤先进县市”等称号,曾被中央电视台、新华社和人民日报等媒体推介。

通过认真调研,我们深刻认识到:我市是有近40年沼气建设历史的农业大市,农民积极养猪的习惯和全市养猪业迅猛发展的现状,加之温氏集团投资8亿元,在我市兴建年产80万头生猪项目的大好机遇,为我市发展生态能源循环产业模式奠定了较好基础,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全市今后推行胜利村沼气生态能源循环产业模式,必须正视以下问题和难点:

一是服务体系运行市场缺乏引导。我市10.3万户的户用沼气拥有量,160个乡村服务网点,在全省乃至全国均名列前茅。但是,在沼气服务体系建设方面,一直是国家直接下发沼气出料车辆、配件和维修工具等物资,分发到各村级服务网点,用于服务体系的“六个一”建设,而村级网点服务人员没有工资保障,服务人员难以落实,很多网点形同虚设,造成资产闲置和浪费。目前服务网点建设属起步阶段,按要求各村均建立了沼气服务站,造成了扶持资金“广撒胡椒面”和建站遍地开花的现象,服务体系运行跟不上时代步伐,市场化运作没有形成。

二是服务体系运行机制缺乏创新。我市共建有县市级沼气服务站1个、乡镇服务站16个、村级服务网点160个,拥有沼气服务人员3100人。市农村沼气“一站式”服务体系模式是以市、镇两级为行政体制运行,承揽建、管、修一条龙服务,但享受政府“以钱养事”公益性岗位仅15人,村级服务人员严重不足,后续服务属于惠农免费状态,未能真正推向市场,造成80%服务人员不能生存而流失,给我市农村能源建设带来很大影响。仅新江口镇沼气服务站原有沼气服务技工14人,现已外出务工11人,仅剩3人。该镇德胜村沼气服务站站长周远松,多年义务免费服务,甚至还倒贴交通燃油费和工具配件门店房租费。长此以往将严重打击服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更严重的是农村能源服务将会出现有岗无人上班的局面,导致农村能源服务体系名存实亡。

三是农民对生态农业发展认识不足。近年来,国家推出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使广大农民片面认为沼气服务应费用全免。同时政府也未出台相关文件,使后续有偿服务得不到政策支持。对于沼气建设,更多农户仅停留在用气上,没有意识到沼液、沼渣的价值;至于如何综合利用沼气能源发展生态产业方面,则是采取一看、二等的观望态度,“三沼”综合利用还只局限于个别地方,没有全面发展起来。

四是全市沼气发展不平衡,建设质量不高。在以往的发展中全市存在重平原湖区,轻山区丘陵的现象,往往把沼气工作的重心放在基础较好的地方,造成了农村沼气建设两极分化现象,没有形成共同发展的大格局。从项目建设要求来看,必须达到“一建三改”,部分项目农户因资金投入不足因陋就简,改建不彻底,导致项目标准不高、建设质量偏低。

三、对全市推广胜利村生态产业模式的建议

我们认为,今后全市农村能源工作必须以农村能源项目建设为载体,以普及沼气技术为抓手,以生态能源循环产业为依托,实行政府引导、农民主导和市场运作的方式,积极构建适应市场需要的沼气服务体系,在70%的平原湖区推行“猪一沼一麦一瓜一棉一菜”和“猪一沼一鱼”产业模式,在60%的丘陵山区推行“猪一沼一果”和“猪一沼一油二粮”产业模式,在80%的城镇郊区推行“猪一沼一菜一瓜一果”产业模式,着力打造松滋生态能源循环产业,强力推进全市农村种养业提档升级。

一是强化沼气项目建设。未来3年,全市每年新建户用沼气池3000口,新建小型沼气工程30处,同时对4个规模化养殖场进行大型沼气工程立项建设;针对分散个体养殖减少的现状,强化大中型沼气工程项目建设,全力构建送粪到户和送肥到田的集中运转机制,带动全市生猪养殖大发展,全面满足生态能源循环产业建设的用肥需要。

二是强化政府扶持引导。各级政府应把农村沼气建设和生态能源循环产业发展,作为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采取创办示范区以点带面、逐步推开的方式,大力推行胜利村生态能源循环产业模式。各级政府应不断加大对沼气服务体系建设“以钱养事”公益性岗位的投入,至少确保每村一名沼气技工人员工资。加大对沼气后续服务惠农投入,按每口沼气池国家规定节能减排2-3吨二氧化碳排放量指导价计算,每年补贴沼气用户100元,纳入沼气服务体系建设;出台沼气后续服务政策,由物价部门定价,真正将其推向市场。

三是强化服务体系建设。沼气后续服务体系建设,是打造生态能源循环产业的核心问题。全市应以各乡镇为中心,整合社会资源,建立专业优质的服务站,采取设备、配件、技术、人员“四集中”模式,实行公司制市场化的运转。在目前起步阶段,各级政府应采取“扶上马、送一程”的方式,先以公益性岗位和惠农措施予以扶持,再出台政策逐步推向市场。各乡镇沼气中心服务站,应保持8-10名技术骨干,保证村站网点有专人负责,真正为沼气农户提供建、管、修、产、供、销等“一站式”服务,成为全市生态能源循环产业发展的可靠保障。

方圆之战安卓版

我的恐龙无限金币钻石版

呦呦西游破解版

九五至尊棋牌